第四,唯物史观最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民本思想的传统。司马迁还写出了《陈涉世家》这样的千古名篇,一些史家也一再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明清时期史学中的重民思想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些都是宝贵的思想遗产。但是,这样的思想传统发展到更高、更理性的阶段,也只有在唯物史观传入中国以后才有可能。只有到这时,中国史学界才能产生如同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1916年)、翦伯赞的《群众、领袖与历史》(1939年)这样的鸿文,揭示出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创造作用。李大钊说得好:“历史上之事件,固莫不因缘于势力,而势力云者,乃以代表众意之故而让诸其人之众意总积也。是故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焉。”[8]这是对“众庶”和“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合理解释。诚然,结合到历史的具体事件来说,其情形可能千差万别,但其根本原理,当不超出此论的范围。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就我个人的肤浅认识,来看唯物史观是怎样影响20世纪中国史学的面貌,怎样推进中国史学的发展,使其朝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的。
三、21世纪的中国史学怎样运用和丰富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