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拍摄采用棚搭景和颜色斑斓的水墨画背景,虚实相映的手法给特定寓意的场景增添了舞台感,譬如给阿玲婆送行的活人葬礼,这场戏运用固定长镜头、一行人排列整齐的暗蓝色画面,前来送行的老人们讲述上山的程序逐一进行表演,突显了情绪感极强的次序性. 色彩的写意表现在邻居要饭、盛餐款待新儿媳和磕破牙遇见祭典上的儿子,背景灯光变暗突出二人的谈话,最后一场则是暗红色背景,强调儿子看见母亲满口是血的那一刻,心也在流血. 交代被活埋的一家,木下的镜头调度简直精妙:阿玲婆挑灯带儿媳看鳟鱼的洞穴,传承捉鱼本事,镜头透过灯的光色转变立即拉远,两人目睹了一大队村民把犯偷盗罪的雨屋一家绑走. 但木下的道德批判非常脆弱,惩罚了钱屋儿子的杀父行为的辰平本身也把母亲送上绝路,结尾辰平和妻子遥望着楢山怀念母亲,在弃母后怀念多少显得虚假. 帕索里尼用减法来改编古希腊悲剧,再利用声音和画面赋予影片应有的戏剧张力,这种张力更多的是源自直面人物的心境,很多情况只需一个特写就能从众多仪式感的材质中凸显出来. 调切镜头、同一画面切换到不同景别、营造距离感的仰拍视角这些反复出现的形式,都聚焦在人流露出七情六欲的时刻. 声效的环绕和原生态配乐,在有声源和无声源之间的灵活性非常精准的散发出幽默、悲惨、阴森等不同效果. 帕索里尼的风格化技巧特别映衬美狄亚的残忍强悍和冷酷,但又具有情感和意味地借美狄亚与男人的细腻对比、仆人的衬托表现了这个女人坚强、反抗性的一面,最终复仇的两次呈现,则以精神与现实的互为补充成全了一个完整人格的美狄亚,她太超前太女权了,哪怕最后毁灭在火海中. 祭祀和卡戎亦是象征人类文明的开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