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受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精神分析理论和批判理论等哲学社会学思潮的启迪,对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范式的批判和反思视角独特,以其鲜明的性格在当今的课程研究领域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极力倡导打破传统的“课程开发”范式而走向“课程理解”范式。[17]在课程理解的范式下,概念重建主义者首先强调将课程作为各种文本来理解,从而解读出不同的课程意义。在现象-诠释学的视野下,课程已不仅限于学校材料,也不仅限于学习者的经验,而更多的是一种过程,一种文本,拥有大量可供解释的空间,具有不同视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其次,概念重建主义者对传统的课程开发范式提出批评。例如,派纳批评传统课程开发范式把课程作为预先确定的学校材料,课程沦为控制的工具,压抑学生的经验和主体意识,学校也成为戕害人性的场所。他对“课程”(currere)一词进行了详细的词源学考证,认为“课程”原意为“跑马道”(race course)。“课程成为教师(像骑师)带引儿童(像马儿)朝向目的(终点)的场所。派纳将此种现象比喻为‘向导和游客’的关系,认为这类活动只强调可观察到的外在活动,容易使课程只成为达成教育目的的工具。”[18]强调过程的“课程”(currere)可引申为引导学生经验和体验的过程,派纳的分析是在努力突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体验是一个意义的建构过程。
相关影视:龙虎砵兰街高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