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图》(唐)阎立本绘
据说,唐太宗有一次泛舟游春苑池,见异鸟容于水中,甚为喜悦,便命同舟出游者同他赋诗,而派人召阎立本将这种情状画下来。当时,阎立本已任主爵郎中,听到召唤,即刻跑到春苑池边,俯伏池左,研吮丹粉,一边作画,一边羞赧而流汗。回到家里,对他的儿子说:“我从小就好读书,就是希望不去面对着墙壁作画,文章诗赋,也赶得上今天坐在船中之辈。到如今人家只知道我会作画,像厮役一样对待我,让我为人家服务,真是莫大的耻辱。你要以此为戒,不要再习此末伎!”尽管如此告诫他的儿子,可他对绘画的爱好却不能改变,及至当了宰相,仍以绘画为务,故当时就有“右相驰誉丹青”之说。阎立本所绘人物画,以现实政治为题材,展示了唐初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不仅在人物画像的技艺上达到了新的水平,而且也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了创新。
唐太宗时,有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尉迟质跋那及其子尉迟乙僧从西域来到长安,亦以善画驰誉中原,人称大尉迟和小尉迟。大尉迟的画风“洒落有气魄”,小尉迟“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1]。父子俩善画佛像和西域的风俗人物画,其画面有阴影的晕染,称为凹凸法,汤垕《古今画鉴》说:“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唐代寺院壁画中,多有尉迟父子的画迹。段成式《酉阳杂俎·寺塔记》中,记长安城中宣阳坊奉慈寺中的曼殊堂、普贤堂内,留有小尉迟的壁画。其中普贤堂中“尉迟画颇有奇处,四壁画像及脱皮白骨,匠意极险。又变形三魔女,身若出壁。又佛圆光,均彩相错乱目成。讲东壁佛座前锦如断古标。又左右梵僧及诸蕃往奇,然不及西壁。西壁逼之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