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要善于抓住听众的关注点、兴奋点,针对不同的会议、不同的对象讲不同的话,以求对得上听众的“胃口”。就是说,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谁是你的听众,他们关心什么事情,希望你说什么、怎么说,然后进行精心思考,让听众觉得你所讲的都是为他们特意准备的,是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样的讲话他们就没有理由不感兴趣。比如你去某社区与市民代表座谈,就不能像对基层干部讲话那样,眉飞色舞地讲大好形势,慷慨激昂地喊战略口号,言辞严厉地提措施要求,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未必感兴趣,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你在讲话前先行了解一下该社区的基本情况,市民存在哪些困难,有什么意见和需求,比如治安状况不好、拆迁安置不到位、噪音和粉尘污染太重、经常断水断电等,针对这些问题来讲,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市民们肯定从心眼里感激你、拥护你。同样的道理,你去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去教育、科技等有关会议上讲话,应该事先了解一下该行业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了解与会者有什么思想动态、意见建议,这样讲起话来就能有的放矢,入耳入脑,让听众觉得你不是讲“官话”、放空炮,而是重实际、干实事。由此可见,讲话者只有把自己的思考与不同听众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实际上,即使是某些同一主题、同一框架的讲话,也未必要像电影拷贝那样在所有场合都照搬照用,只要把内容稍加调整,就可以适用于多个场合。比如宣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措施要求是共同的,但可以根据不同听众的不同身份和心理状态装进不同的内容。对干部宣讲,讲清楚开展这一活动干部应该怎么做,怎么克服思想作风上的不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干部队伍形象;对一般群众宣讲,讲清楚开展这一活动群众应该怎么做,怎么帮助干部查找问题、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讲清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能给群众带来哪些好处。这样,宣讲活动才能使方方面面统一思想和行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关影视:珍珠港片段大全